「他買到的不是一間房子,他買到的是一個解脫」
起初買方在興起購屋計劃時,勢必會對房子有很多的憧憬(如:三房、地段要好、機能不要太差、建商評價不好的不考慮、屋齡10年內、高樓層、保值度高...)。也會先在網路上搜尋一輪,但發現網路上的案件仲介不是說賣掉了,不然就是條件不盡理想。
在開始仲介接觸後,仲介對你說:"現在市場物件很少,建議購屋條件放寬鬆點,不然沒有合適的房子可看"。你有點半信半疑,但幾個不同仲介給你的回饋也都一樣,於是你開始調整需求、也提高預算。
正當有合適的物件可看屋時,一下要配合房客的時間,一下又要配合屋主的時間,然後到了現場可能又多組買方也等著看屋。
除了看屋品質不佳外,看完房子當下,仲介又立即問你:“有喜歡嗎?有喜歡的話,看要不要把握出價看看“。你覺得房子是幾千萬的重大決定,應該要嚴謹評估、不能過於倉促。就在你認為還能悠悠然評估時,收到仲介通知房子已成交了,價格甚至超出你所想得高。
在經歷一次次市場洗禮後,你開始學到“有喜歡的房子,當下就該立即決定,沒買到就當作無緣“。但正當你開始願意快速出價時,你以為應該勝券在握了,仲介卻跟你說:“有買方沒看屋就直接出價封盤了“或"案子太搶手導致屋主跳價了",於是你又得重新來過、等待合適的物件釋出。
就這樣,找房之路困難重重且曲折離奇,過程中你也反覆問了自己好幾次:"我真的要買在這地方嗎?為什麼賣方強勢而我一點主導權都沒有,好似只能被強行拉著走?"。
找房找到瀕臨崩潰之際,你已練就"能精準預判成交落點"、"光看格局及照片就知道是哪個棟別、案件優缺"等技能,甚至堪比房仲還房仲。
最後你買到房子了,心情複雜程度難以言喻,終於能為這漫長又艱辛的找房之路劃下句點。